剂泰CEO赖才达出席IARO国际峰会:AI纳米靶向递送有望通过衰老细胞重编程实现个性化抗衰_企业新闻_剂泰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首页 新闻中心 企业新闻
剂泰CEO赖才达出席IARO国际峰会:AI纳米靶向递送有望通过衰老细胞重编程实现个性化抗衰
2025.07.03
剂泰CEO赖才达出席IARO国际峰会:AI纳米靶向递送有望通过衰老细胞重编程实现个性化抗衰(图1)

近日,剂泰联合创始人兼CEO赖才达博士受邀出席于日本东京召开的第三届IARO国际研讨峰会并做主旨学术分享。IARO峰会,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f the International Anti-Aging and Regenerative Medicine Organization,聚焦全球抗衰老与再生医疗的最新发展趋势,是亚洲地区再生医学领域的重要学术平台。本届大会由东京逓信医院院长、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山岨达也博士(Dr. Tatsuya Yamasoba)担任主席,斯坦福大学医学院Stanford Solutions主任兼共同创始人Richard H. Kaszynski博士、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UTS)干细胞与太空医学专家Joshua Chou博士等多位世界级学者到会分享最新研究成果。

剂泰CEO赖才达出席IARO国际峰会:AI纳米靶向递送有望通过衰老细胞重编程实现个性化抗衰(图2)
根据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2023》数据,全球65岁及以上人口为10.3%,预计2050年将达到16%。其中,亚洲是全球老龄化最集中的区域,多个国家已步入或即将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即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14%Grand View Research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再生医疗市场规模已突破3,000亿美元,预计在2030年达到8,500亿美元,2024-2030期间复合增长率CAGR18.7%,成为全球医疗健康产业增长最快的细分领域之一。
抗衰老与再生医疗,代表着生命科学领域最具前沿性且最具应用价值的研究方向。
在本次峰会上,赖才达博士以《AI驱动纳米材料平台实现器官靶向进行再生与抗衰治疗》(AI-Driven Nanomaterial Platforms for Organ-Targeted Regenerative and Anti-Aging Therapies)为题,分享了剂泰在“AI+纳米材料”领域的创新探索与实践。
剂泰CEO赖才达出席IARO国际峰会:AI纳米靶向递送有望通过衰老细胞重编程实现个性化抗衰(图3)

  AI赋能纳米材料设计:

以指数级别拓展纳米递送材料设计空间

1959年12月,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理查德·费曼(Richard Feynman)在著名演讲中提出,“There’s plenty of room at the bottom”(在物质底层有广阔的空间),启发了整个纳米科技的发展。

纳米递送材料的设计与优化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程,找到理想的材料组合如同“大海捞针”。传统方法往往局限于局部最优解,而AI技术的引入,打破了人类经验的边界,能够在传统探索盲区中,以更高效、更系统的方式发现全新的递送材料。

自创立以来,剂泰始终专注于将AI和机器学习应用于纳米材料研发,结合高通量筛选和实验平台,成功将纳米递送材料的设计空间拓展了千倍以上,为器官和组织的精准递送打下坚实基础。


  应对抗衰难题的新路径:

纳米靶向递送+细胞重编程

衰老是一个渐进的动态过程,早期表现为分子层面的损伤积累,晚期则发展为组织器官功能退化。当前,肌少症、阿尔茨海默症、干细胞耗竭、器官纤维化等多种老年相关疾病仍缺乏有疗法

基于纳米脂质体(LNP)的靶向递送技术,能够精准运输核酸、蛋白等有效分子至特定器官与组织,为治疗衰老相关退行性疾病带来了全新思路。例如,利用LNP递送山中因子mRNA,已在动物实验中成功将老年小鼠的皮肤层纤维细胞重编程为年轻状态,恢复胶原蛋白分泌功能。

目前,凭借自主研发的AI技术平台,剂泰已具备实现肝脏、肺部、肌肉和中枢神经等关键组织的精准靶向递送能力,为“细胞年轻化”和“组织再生”打开了可能之门。


 从器官个性化治疗迈向

 “不老时代”               

衰老并非一种统一过程,而是不同器官在分子、细胞与组织层面上呈现出个性化退化状态。肺泡因弹性纤维流失而变得僵硬,肌肉因卫星细胞耗竭而逐渐萎缩,皮肤则因胶原降解而出现褶皱。

通过衰老标志物诊断可以定制个体衰老图谱,透过特定的纳米载体“火箭”,搭载量身定制的核酸序列“卫星”,精准送达靶向组织细胞,把衰老细胞重新编码为健康细胞,实现“器官个性化抗衰老治疗”。

衰老不再是生命的“终点程序”,而成为可调节、可逆转的“中间状态”。这个曾经只存在于科幻中的“抗衰未来”,正随着AI技术的不断突破,逐步在科学家的实验室中变为现实。